之前写过,我前几个月从外企被裁员了,但我的职业生涯起点是银行。回想起自己的职业经历,只能感慨人生就是一命二运三风水。
我研究生毕业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了老家省会城市某四大国有银行。拿到 offer 的时候意气风发,旁人也都投来羡慕的眼神,可进了银行才知道个中滋味。
那时候,走校园招聘进入四大行(非总行),家里既没背景又无资源的,新人基本只能从事柜员、个人客户经理、理财经理这些相对 “低端” 且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前几年银行数字化应用还没那么广泛,柜台人工需求还是很大,入柜深似海,我的三年光阴全部倾注就在那玻璃后的一亩三分地了。
懂的人都知道,坐柜台每天都是重复的体力劳动,有时吃饭喝水如厕的时间都没有,很多同事都有轻微胃病或者肾病。而且因为做一些机械的数字操作但如果弄错了问题又很严重,刚工作那段时间我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至有段时间生理周期都被影响。
而身体上的劳累不是最痛苦的,客户无理的谩骂、刁难随时都有,我在当柜员之前根本想不到。犹记得刚工作没几个月的某一天,我已经全神贯注,操作很熟练了,可有同事请假但主任没有安排好,导致柜面压力很大。一堆客户在防弹玻璃面前拍打骂人、甚至有人骂得特别难听,我当时没控制住,眼泪就掉下来了。还没等平静下来,手头果然出错了,别人取 400 我直接丢了 4000 出去,客户也没有告诉我,而是拿钱就走。还好主管帮忙联系到客户,买了点水果给他赔不是,才得以解决。
从那会儿开始就特别委屈,一个从小就在不错的学校读书、爹妈疼朋友爱的人,居然要在这里受气,不仅受气还对个人职业发展一点儿帮助都没有。除了一些客户的刁蛮胡闹和不管对错而直接惩罚的制度,某些产品营销方式也是让人无法信服。上面拍拍脑袋设计一堆不太符合市场的产品,营销任务一层层分解压给下面支行基层员工了。鸡肋产品也不给资源推广,仅靠员工的裙带关系而地推。作为基础员工,除了照做几乎没有任何办法请示和改变。
今天一个人分几十上百张信用卡、明天一人分几千几万保险、后天一人分几万十几万理财。一个季度、一年之后又再次循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心气也一点点被消磨。久而久之身体也不是很好,有段时间频繁感冒,身心俱疲。我也曾经是一个特别爱出门的年轻人,工作之后也渐渐不愿意出去见朋友,回家了就是吃饭睡觉,连父母都看不下去。
当然,我也不是没有努力过。一旦有写内部写材料和报告的机会,我都会第一个揽下来,也稍微带来一些额外的收入;开会加班也都积极参与,也得到支行一些年长的同事的认可;行里面组织的各种比赛凡是我能参加的一定报名…… 可是,每当看到比我早两年进行的、同样很优秀的研究生同事们都还没脱离柜台,就觉得熬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想离开的心就越来越强烈。
某次去一线城市参加同学的婚礼直接刺激了我。同学们围坐一桌,大家基本都在金融行业,顺理成章聊起了工作并开始互相递名片。而作为一个柜员的我,连名片都没有。聊天内容也都是 “我现在做哪些产品”“我在做 xxx 项目”“我们的公司是否有业务合作机会”,或者谁谁谁已经升经理了之类。
大伙儿知道我是柜员,也不跟我深入交流工作的事情,我在一旁搭不上话暗自神伤。那天回去之后就决心做出改变。这个工作既学不到东西、制度使然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进入核心岗位。突然不再害怕未来,想着越拖越走不出反而对后面影响非常大。
于是我开始投简历,虽然有着不错的本硕学校和专业背景,可是消磨了两三年当 “操作工”,投了几百份简历几乎都石沉大海,有些猎头和 HR 跟我聊了具体做的事情之后,也就没有了回应。
半年之后,终于在某一线城市找到一个互联网公司产品运营助理的工作。彼时的我已经 27 岁,跟一群大学刚毕业的人一样的岗位,工资也是应届生的价码,但也没有议价的能力。可是能怎么办呢,既然已经决定逃出来,那就不要怕啊,重新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吧。
坐了几年柜台,人其实有一点废掉。正式的邮件没写过,VBA 透视表也不会,甚至一些商务礼仪也不太懂。但是,带着破釜沉舟的心情的我,慢慢摆正心态,每天跟同事学习,耳濡目染一帮比我小几岁的人的为人处世。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在压力和孤独并存的情况下,居然提前通过了试用期,也渐渐跟新同事们熟悉。当时行业还算在上升阶段,也能接触到不同的业务模式并积累一些自己的资源。
前几年互联网氛围还是很吸引人的。同事们都很年轻,学历也都不错,有着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态度。想起曾经行里碰到的那些不做事的人,他们总会说 “你考这些证有什么用啊”“以后回家嫁人啦,辛苦个啥”,心有戚戚。内部交流上也比之前通畅很多。我所在的公司因为也是比较新的行业和公司,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对于做事的人来说也多了很多能动性。不足的地方、可以改进的流程,都在我们的推动下一步步优化。
而且,大概坐柜那几年已把自己的心态摆到极低,我心里承受能力也变得极好,做的事情也不会比柜员再无聊,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之下,大部分时候觉得新工作很靠谱,上班心情也很好,也非常感激当时给我一个机会来试一试的领导。在这里,级别晋升也按照时间并结合业绩一步一个脚印,基本工资也是半年有一次调整,而在自己的努力之下,逐渐增加的季度和年终奖金也让自己觉得努力还是有一定回报。
后面几年,我也努力工作积累经验,逐步往上跳到了更好的公司,薪水和职级也慢慢上来一点点。我租了更大的房子,而且因为没有养小孩的压力,也会时不时出门旅游、偶尔买一两个奢侈品包包,生活也更鲜活了起来,去年也顺利跳槽到了一家知名的外企。但就在前几个月,因业务不稳定,我们那条线几乎全部被裁,我终究也没能逃过 35 岁魔咒,成为了无业游民。
然后因为刚好卡到了这个年龄线,加上大家都懂的形势,找了好几个月还没有合适的机会。有前同事说你要不要回银行,才想到这个香饽饽。
可后知后觉的我发现自己已经进不去银行了。四大行就别说了,压根不可能有社会招聘;其他知名股份制银行的岗位也是香饽饽,HC 非常少而且随便一个招聘要求都是 35 以下、985 甚至 C9 优先。中小城商行也差不多,打听了一下一方面很少有自己的岗位,要求也都水涨船高,有些银行甚至都卡年龄到了 32 岁。那个轻而易举就能进去而且不愿意待的地方,我居然回不去了。
曾经拼命逃离银行的我,现在却回不去了
又翻了翻通讯录,了解了一些银行前同事的情况。当时一起打拼的好友,有的已经在分行支行不错的位置,在二线城市有车有房有爱人有小孩,年入几十万,自由自在;有的参加了银行的外派考试去了发达国家,体验精英白领的感觉;有的当了大客户经理,每天谈下上千万上亿的项目。
有时候也在想,如果那时候我没有离开那个地方,我现在会做什么呢?也许还是很基层的工作,但至少不会失业。会后悔吗?也不算后悔吧,毕竟在当时的环境和情境下,好像我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唯一后悔的可能是浪费了校园招聘的最佳机会,去了一个根本不适合的地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Rachel 进化论(ID:Rachel_milan),作者:R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