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冬装经验分享
以前经常冬天被单位放到各类寒地干活,稍微有点研究。
保暖本质是空气管理,得先明白 2 个常识。
水寒效应:在潮湿环境,空气的散热速度是干燥环境的 25 倍,所以体表温度是越湿越冷。
正常人只要有新陈代谢就会持续排汗,冬季普通人一天也会有约 500 毫升的基础排汗量,差不多是一瓶矿泉水,汗水不及时处理也会加速体温散失。
风寒效应:在无风情况下,人体表层的空气基本会形成一个保温层。而如果有大量空气流动,则会持续带走热量,无法形成稳定保温层。人的体表温度会感觉到比实际温度更低,以冬季常见的 4-5 级风为例,可以导致体感和实际温度相差 10 到 20 度。
户外运动追求轻薄暖,针对这 2 个问题设计了三层穿衣,对一般日常也大致有效。
内层排汗:内衣以贴身的速干排汗材料为主,避免纯棉和不透湿的各种化纤材料。
纯棉虽然吸汗性能很好,但干燥速度慢,湿润以后水汽会持续堆积,皮肤表面会产生水寒效应。所以在户外和潮湿环境会引发持续失温。
中层保暖:以各类抓绒,拒水人造棉,羽绒制品为主,并且注意和内层和外层的搭配,避免湿气堆积引起失温。
外层防风:可以选冲锋衣 / 防风软壳,各种有防风功能的棉衣 / 重型羽绒,各种厚度的防风软壳裤。
但防风也要考虑透湿,避免壳内湿气堆积失温。防风透湿主要是利用不同分子体积差异进行过滤,需要面料有特殊工艺,比如纳米级别高密度编织或者加防风透气膜,所以相对成本也较高。廉价冲锋衣一般只用涂层防雨,放弃透湿。
这三层会根据实际情况组合或裁剪,方式也比较灵活,比如保暖可以和防护合并。
但一定不要盲目的跟风买,先弄清楚自己的问题和核心需求。
大部分人不暖和,多半是内层和外层没做好。
比如内衣为了保暖弄个德绒,国产 “德绒” 又基本不透气,再搭配个也不透气的羽绒,越穿越冷。
比如北方室内有暖气,如果很少外出,棉内衣加羽绒就是合适的,但是如果户外或通勤时间长,这可能就不合适。
比如单穿个羽绒大衣大风天外面跑,充 1 吨绒也没用。
又或者图好看弄个完全不透气的低端冲锋衣,防风了,但里面的羽绒都闷熟了。
对于内层和外层,老字号户外品牌通常是比各种喜欢发明噱头的 xx 厂商更好的选择。预算有限可以看迪卡侬,钱多点国货凯乐石 / 龙牙,不缺钱就鸟象巴塔。
此外,你还要弄清自己地理位置的特点,北方重点是户外防风,南方则要考虑 24 小时抗湿。
南方冬天普遍潮湿,容易水寒。各类衣物都应该考虑快干,拒水,提高保暖效率,室内也要适当物理除湿。
牛仔裤和抓绒卫裤,外层是棉质,不防风又容易吸潮,就很不适合南方,可以考虑抓绒的软壳裤,或者面料使用了速干材质之类的产品。
毛衣和羊毛衫,除了容易收集湿气,自身暖效比也不高,羊毛相同克重保暖能力只有抓绒的一半。而抓绒通常还有很强的快干性能,比如 polartec 的抓绒,机洗后半小时就大致能穿,能够快速排放身体产生的湿气,有效对抗潮湿。
羽绒服,保暖效率在高湿度环境很低,1 件充绒 200 克的羽绒在北京是喜羊羊,到了长沙就只能发抖。
primaloft 和新雪丽之类的人造科技棉,保暖效果接近 600 蓬的左右的羽绒,但在潮湿环境下性能基本不衰减,可以做为轻薄款羽绒的替代品。人造棉虽然不如抓绒透气,但透气性还是好过羽绒,再加上一般都有拒水能力,也就是不挂水,也能有效控潮。
这类材料制作的棉衣 / 棉裤显然比天然棉和羽绒更适合南方。我甚至还见过一个长沙的老爷们自己动手缝制 p 棉的被子过冬。
如果喜欢羽绒服的轻暖,南方购买轻薄羽绒也应该优先考虑拒水羽绒,拒水羽绒在绒朵表面有镀膜,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被液体彻底浸润失温,一定程度也能增加潮湿环境的保暖性。
还有就是鞋,南方如果是雨雪交杂的地区,室外鞋一定要防水透湿,gore-tex 膜加成的各种户外鞋和工作鞋是首选,比单纯往鞋里塞羊毛要强。而且 gore-tex 品牌管理比较严格,有标鞋说明已经通过了比较严格的测试。
来源: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