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高管创业,为什么失败率也很高?
最近,跟一位做过互联网高管的朋友聊天。
他从创业,到心力交瘁,再到放弃,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
他最近几个月,也在极力劝退那些想从大厂出来创业的朋友们。高管创业,按说能力、资源、经验都有,为什么也很难成功呢?
我觉得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适合大厂高管创业的时机已经过了。
如果是 10 年前,还是有许多做 APP 或者做网络创业的机会,而做这类创业,也是大厂高管们最擅长、最熟悉的领域。
但是今天这个门已经被关上了。大部分高管创业,只能被迫转向餐饮、快消或者知识付费等领域,而这是他们不擅长的。
2、实体创业和互联网创业,需要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
而过去高管们熟悉的工作都是在互联网,一旦到了实体行业,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根本施展不开。而过去几年,投资机构对消费品创业的考评机制,也变了。
过去是看收入规模和速度,今天更注重收入质量。
所以,过去拿了钱通过堆钱增收的方式,也不被认可了,而前者恰恰是高管们更擅长的方式。
3、那为什么知识付费高管们也很难做得来呢?
因为高管拥有的技能和经验,其实仅仅适合大厂。
比如你管理过一个 200 人的团队,你对管理大型团队有很好的经验。那有多少人,需要一个管理 200 人团队的经验呢?
实际上,是非常非常少的,超过 200 人的公司都很少。而且高管们实际上并不需要做实操,具体的经验他们反倒不会。
4、创业需要非常耗费心力的决策,这是过去的高管们没有预测到的。
高管们过去在大厂也会做决策,但是这个决策通常只需要逻辑和常识判断,即使判断错了,那还有公司来买单。
但自己创业,一旦判断错了,那这个试错费用是要自己承担的。
大厂如果损失个几百万,那相当于一个亿万富翁早餐把油条掉地上了,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但对自己创业来说,相当于跟人打赌,赌了一条胳膊。
5、高管们过去管理的团队,实习生都是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员工起薪 2 万。
而自己创业的时候,只能雇得起 5000 起步的员工。
他们会发现,带领 2 万月薪的员工做事和带领 5000 月薪的员工做事是完全两回事。
6、在巨大的压力下决策,和在公司帮你分担了 99% 压力的情况下决策,其实完全是两种能力。
而有些高管所谓自己抗压能力很强,那只是在大厂工作中的。
创业的压力,是他们过去无法想象的,这时候他们甚至都无法做出决策了。
7、在公司里做工作,损失是有底线的,收益可能是不封顶的。
但自己创业做决策,收益可能是封顶的,但损失可能是没有底线的,创业比做高管难 100 倍。8、鲁智深这样的正规军官,到孙二娘的黑店里一下子就被蒙倒了,武松却能一眼识破这是一家黑店。
这就是被训练的环境不同,适应能力也不一样。鲁智深是军官,武松是从流氓堆里长大的,大厂的经验并不适合江湖。9、高管们过去的成功,会给他们一种老子很牛的幻觉,这会让他们多踩很多坑。
10、能力并没有什么高级和不高级之分,但有各自适用的地方。
猎豹善于快速攻击,鬣狗善于群体攻击,食蚁兽适合掏白蚁洞,但猎豹干不了食蚁兽的事情。
所以,有什么能力,心里要明白,那就在那个适合发挥能力的地方去做事就好了。
11、我其实是劝大厂高管们不要盲目创业的,因为大厂的高管一年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薪水包。
如果要自己干,能挣到这个利润的实际上寥寥无几,而且是以 365 天全年无休的状态干活的。
在大厂里,有双休,有年假,出门住五星级酒店,这些可都是放弃的成本。
12、当然大厂高管创业也有成功的,并不绝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马宋(ID:xiaomasong999),作者:小马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