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森堡:人趁年轻时,真的得多欣赏文艺作品,电影、小说、戏剧什么的要多看,因为一旦过了年龄,这些东西本应能给人带来的触动也许就永远错失了。
最近看了一部老港片,上世纪 90 年代的作品,过去时常听人提起,说多好多好,这两天我心血来潮,就找来看了看,本来,我是满怀期待的,谁成想,看到结尾时我都忍不住嘀咕:“这特么啥啊…” 整部片子的叙事散乱,人物动机荒诞,最重要的是,几个关键角色的谈吐举止都不像成年人,跟小孩玩过家家一样,全片充斥着一种靠晦涩掩饰浅薄的勉强感,我就心说,这么一破片子,当初怎么有人能夸的出口?
我就去问了一个曾经向我推荐这片子的熟人,他又看了一遍,也觉得尬,但辩解说当年看的时候就是真心觉得好,我问他第一次是啥时候看的,他说高中。
我仔细想了想,说实话,这电影要是拿给高中的我看,说不定还真能被当成好片,那时,我还涉世未深,经常大惊小怪,心里满是畅想和冲动,没有世俗生活的顾虑和重压,对社会的认识基本来自书本等抽象载体,并无切身感受,属于心灵最柔软开放的年纪,影片里那些矫情错乱的对白,我大概会认为是含蓄深刻,导演叙事散乱,我会反省是自己欣赏水平低,甚至可能会被主角蹩脚扭捏的情话感动,总之,那时年少的我大概会捧着一只空茶杯,敞开怀抱,将一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受无保留地吸纳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然而,在我走上社会摸爬多年磨砺出自己的世界观后,回头再看,才发现,拍这片子时的导演,可能书读的还没自己多,阅历还没自己广,其浅陋的世界观一览无余,其当年拍出的故事就会让我心生轻蔑,断然难以再说服和感动我,以至于看片时,心里总有个声音吐槽:“瞎特么编啥啊… 社会上谁这样啊?” 有的文艺作品就是如此,它仅仅适合于你某个人生阶段,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多年以后再想强行找补回来,大概就只能收获尴尬和遗憾。
都说经典的特征之一是时间的穿透性强,哪怕时隔百年千年也能触动人心,但绝大多数文艺作品没有那么长的保质期,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来说,其保鲜时间最多不超过一个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