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诗翰:前两天说了山东淄博的烧烤,结果今天又翻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山东冷知识。。
这个上海菜场老板有 7 成来自山东 ## 兰陵菜篮子发展经验成山东样本
1 中国蔬菜产量最大的省份,就是山东,年产 8800 万吨,包含 3000 多个品种。
2 山东蔬菜除了产量大,在技术上也做的很好,他们很早就采用了蔬菜大棚等现代农业技术,可以错季供应,还大量引入各国优秀农产品,之前我说的烟薯 25,就是山东烟台的农科所弄的~
3 但除了种的多、种得好,他们在供应链上也做的成熟。
比如上海的江桥蔬菜批发市场,全上海 60% 的蔬菜是从这个市场走的,这个市场里 70% 的菜贩是山东兰陵人。
占苏州全市 80% 蔬菜供应的南环桥蔬菜批发市场,95% 的菜贩也是兰陵人,70% 的蔬菜来自兰陵。
整个江浙沪的市级菜市场,大部分蔬菜都是苍山蔬菜,到县级市场的菜贩也基本是兰陵人。
4 这个局面大概从 30 年前开始,当时最早做这行的,其实是温州人(没想到吧)。
因为温州人有冷藏车。山东菜农们看着温州人开着冷藏车拉竹笋去江浙沪卖,能赚很多钱,于是自己也集资搞车队买冷藏车。
1991 年兰陵县向城第一车队成立,并且设立了驻沪联络处。之后开始大力开拓长三角市场~兰陵人也老乡带老乡,越来越多人加入这个行业。
2010 年筹备世博会时上海公安摸底,结果发现 10.6 万兰陵人在上海卖菜。2020 年时这个数字已上升到了 15 万人。苏州菜场数据是有八万兰陵人在当地卖菜。
从蔬菜种植,到大棚技术,再到供应链,围绕整个蔬菜供应链,山东兰陵等地扎地非常深,有一堆年销量过亿的农产品公司。
5 在赚到了钱后,山东又反向继续深挖农产品护城河,他们提出了 “四雁工程”,让这些走出去赚到钱的菜农们作为 “归雁”,回乡创业,整合家乡农产品。
比如耕耘上海菜市场的朱成彦携 600 万元回乡,以 “种植、仓储、加工、运输、销售” 五位一体的产销方式,实行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 市场” 的经营模式。从最初的 300 亩地起步,2020 年马铃薯发展到 5300 余亩、胡萝卜 1100 余亩,成立三个合作社和 4 家公司,带动周边 500 余户入社,年户均增收 8 万元。
到 2022 年,他们已经建成建筑面积 2430 平方米的预制菜生产车间,主要对马铃薯、胡萝卜进行精深细化加工,产品不仅销往长三角、珠三角,还凭过硬的质量和口碑打开了北京市场,每年订单销售 7000 吨。
简单来说,现在大家看到的山东现象背后,有一条很长的产业链作为支撑,而这些都是当地官方和农人多年耕耘的结果。更牛的是,这几年他们还用上了卫星技术来增加产业链的活力。这条产业链上的任何人有资金需求,都可以通过网商银行的卫星技术获得精准信贷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再次被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