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我变现主要靠上班

@汪有:中午吃饭发现 up 主停更又上了热搜。
之前聊过,这次补充一些。

现在似乎已经共识,全平台,做自媒体,就是养不活自己的。
但我认为,机会一直都在,只是对自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木鱼水心接不到商单倒也常见。
不常见的是:当初千万粉 up 主做视频从平台拿创作激励,居然是能 cover 整个办公室房租的水平(我自己从事的就是商业地产研究)。
这你敢想?
我印象里油管有钱,有广告主资助,现在也打了六折。内地的 app,大如某音,主要是给流量激励,钱我没听过。
这么一算,说明小破站之前阔过,给了不少,现在下行了,自媒体不能再靠平台租写字楼了。

早几年年景好,热钱多。
随便一个创业项目,拉来风投,干啥呢?
先烧一笔钱。
那个时候只要你有个号,随便写点啥,都能赚到钱。

你们可以看一看之前甲方投放和现在甲方投放的内容都有啥区别。
之前,很多品牌宣发,没有具体的货,就是品牌形象。
现在,大部分投放,直接投放具体产品。
经济不好,品牌形象是什么?
我先把货卖出去,回了款再说。

现在品牌做投放,已经形成了非常精密的链条。
原先卡你的转评赞,但后来大家也发现,转评赞可以刷。
刷转评赞,主要是糊弄领导。
我有一个号,买一大堆粉,然后接个广告,下面刷一刷评论,领导一看,不错,品牌宣传到位。

现在领导也聪明了。
你必须证明你的投放真的有用。
要么拉动销售、要么拉动下载、要么拉动注册。

甚至,连品牌宣发这种最虚的东西,都有 KPI 可以考核。
比如说,我宣发了一款车,还没上市呢,这不能考核销量吧?

现在甲方的考核办法是:今天我投放了这位大 V,大 V 有责任引导自己的粉丝去外面 app 上看产品。
那么在我投放这位大 V 当日,我就要考核,今天去我平台上,搜索这个车的数据量有没有上涨。
同比比一下,环比比一下。
没有增长?
抱歉,下次我不投你了。

还有品牌卷到爆炸。
一个品牌,同时雇不同的 pr 同事。
这些同事分别去联系不同的大 V,分别来推广自己公司内不同的产品。
这些同事,带着自己联系的大 V,在公司内部内卷,搞投标。
想不到吧,自己公司内部搞投标。

A 说,这个预算应该给我,我安排了这几位服务,你还得给我一个 app 广告位,配合宣传。
B 说,我不要那么多预算,我把 A 能联系到的大 V,又压下去 2 千,节约了预算,你应该给我。
C 说,他俩都不对,这个产品市场上太多了,我决定推我司另外的新品,虽然现在新品有风险,回报低于 A 和 B,但这是未来。
就这么卷,最终提高投放效率。

在高度透明的投放逻辑下,原先那种粗放式,有点阅读量人人都能赚钱的模式,已经被彻底淘汰。
现在一切都是数字说话。
新浪微博也做出改变,把原先红 V 标准从单看阅读量,改成还要看粉丝互动量。
就是新浪也发现,传统只看量已经没用了,还得看质。

这次引爆话题的是 up 主木鱼水心,当然啦,人也说了,没停更,只是确实商单比较少。
但我们也得看到,这位 up 主做的是影视解说。
影视解说确实是不太容易接商单的。

现在要在网上赚钱,由于已经专业化了,除了要有粉丝互动量,还要有粉丝精准投放量。
就是,你这些粉丝是互动了,但是能转化为销量嘛?
这要求你找到一个能赚钱的垂直细分领域。

我这种,啥都写的,那不行。
还好我变现主要靠上班。
在我这,大家啥都看,这导致投放目的性不强。

目的性强的,比如:美妆、汽车、亲子、学习、数码。
这些都是非常精准的优质赛道(当然,也非常卷)。
这几个领域的头部大 V,比如大狸子啊,陈抱一啊,商单非常多。
(更新:陈抱一老师亲自出现在转发链说:虽然自己确实接到了很多商单邀请,但拒绝了 95%,很多别人以为是合作的,实际上都是独立做的,在此予以更正)

逻辑很好理解。
我一个啥都写的,突然来了一个手机广告,你们都说:哇,这是来恰饭了。
但人本来就是汽车博主,出了新车,他写个导购,这不是天经地义嘛?
普通人只能在内容中插播广告,他们的广告就是内容本身。
这是非常良性的创作,可以形成正向循环。

你评测越多手机,你对手机越了解。
厂家给你投放越多,你就可以购买更多专业评测设备,你的内容就更好。
最后商业价值也提高了。
所以想赚钱不要学我,去学细分头部 up 主。

影视解说确实不太容易接到活儿的,百大也不容易。
做短剧综艺投放的甲方都不太爱投。

我自己也做视频,房地产领域,做了几期现在忙只能放一放。
但我做视频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的视频没法变现。
本来也没打算挣钱。
我做视频主要是发朋友圈,让我微信添加的房地产开发商领导知道我是干啥的,拓展公司业务。

但我如果接房地产广告,完全不行:
1. 房地产广告地域性很强,关注我的人天南海北都有,只做一个广州楼盘,其他地域的浏览量是浪费的;
2. 我不敢,手机买错了毕竟还是个手机,房子烂尾了,我这个号可以不要了。
真能赚钱的地产号,必须专精某个区域的楼市才行,这就是细分。

所以我说:
自媒体赚钱,不是一窝蜂瞎做。
我也不建议全赖经济不好。
而是要意识到:投放生态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精细化、高度数据化、可考核化的投放,未来会成为常态。

自媒体人必须清楚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的受众群体,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流量为投放甲方创造更多价值。
学会如何匹配甲方的考核标准。
帮助甲方投放方完成他们的 KPI。

这个说起来应该配一个标准的自媒体运营商业咨询服务,但是现在这个商机还很不专业,那些教你做自媒体的很多都是大把割韭菜的。
这其实正是自媒体人积蓄力量的时候。

经济不好,可经济总会好的。
等好了的时候,更能适应变化的人,能活更好。
我是不行了,你们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