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大战自媒体:煽风点火还是忍无可忍?  第1张
五一假期过完,让大家率先进入状态的,是一场有关营销的争论。
这场争论横跨数天,业内众多人士纷纷发声,和网友一起组成了 5 月中国新造车第一场舆论大激斗。
激斗的核心人物之一,则是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甚至可以说,这场争论是李想「大战」自媒体。
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李想是忍无可忍,还是主动出击?今天简单捋捋。
大战电盒校长
前不久,理想汽车举办了一场试驾活动,许多汽车媒体发布相关视频内容。
网友质疑表示理想才是新能源车企中花钱搞营销最多的,「理想上市全网轰炸,自媒体都在报道,其他厂就没这情况,到底谁花钱多?」
理想 CEO 李想做出回应,「理想的市场费用率是 0.6%,包含了品牌所有的公关、活动、广告、车展、发布会、车主运营等」,并表示,几万元的费用他都要审批。
李想大战自媒体:煽风点火还是忍无可忍?  第2张
随后,@电盒校长发布一条吐槽微博,暗指部分车企一面花大价钱营销、公关,一面称自己没预算,不充值,以此 PUA 小博主和自媒体新人,让其免费打工。
李想大战自媒体:煽风点火还是忍无可忍?  第3张
微博一出,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发讨论。
有业内人士表示,「为啥要树立自己伟光正的形象,别人都是错的,自己都是对的。做过了就开始自负」。
也有人称,「又当又立的事情,我挺烦有些车企把自己明明很市场化商业行为的事情说的挺高大上的,顺带再踩别人一脚」。
评论区吵得天翻地覆,但被提名最多的,还是理想,网友认为理想新车上市的营销阵仗与自身塑造的「扣厂」形象不符。
李想大战自媒体:煽风点火还是忍无可忍?  第4张
当晚,李想本人转发回应了这条微博,将舆论推向高潮。
李想大战自媒体:煽风点火还是忍无可忍?  第5张
李想的回应剑指电盒校长本人,「不投放你的最大问题就是你煽风点火」,并表示「任何帮助过我们的,我们都有稳定的商业回报」。
面对网友质疑,李想随后又回复称,「我们一直按照媒体价值支付商业费用,钱花的堂堂正正」。
李想大战自媒体:煽风点火还是忍无可忍?  第6张
两条微博发酵开来,成为新造车舆论场这两天讨论最高的阵地。
李想在自己的评论区赢得了大片车主的支持,认为理想营销精准,预算控制得好,且相较营销,产品力才是汽车的关键。
不过,也有网友并不买账,认为理想在双标,表示理想和理想常投放的媒体也经常「煽风点火」。
而中立方比如 @电车室长认为,「所谓白嫖,只是角度的不同」。他总结「所谓的传统自媒体也好,KOC 也好,体量小的博主也好,知道自己擅长的内容是什么就好了,以及你需要的是什么,没必要什么都吃上」。
李想大战自媒体:煽风点火还是忍无可忍?  第7张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理想 0.6% 的市场费用率也 引起热议。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转发微博称,「这么贵的车市场费用才 0.6,值得所有品牌好好学习」。
李想大战自媒体:煽风点火还是忍无可忍?  第8张
不过,多数人都认同,理想的营销模式很难复制,因为李想本人有汽车之家和泡泡网的创业经历,深谙媒体营销之道。
新浪微博 CEO @来去之间也表示,「0.6 可能不高,但是集中时间集中地点使用火力,再加上产品力的自然热度,上市一周一款车型的流量占整体 xx%。后面就自来水了……」
李想大战自媒体:煽风点火还是忍无可忍?  第9张
另一常与理想合作的大 V @Blood 旌旗则表示理想在其没站稳脚跟的时候,一直给予各种帮助。理想帮助其他圈子的博主做好汽车内容,完成 0-1 的原始内容积累,因而这些博主对理想更有认同感和信任感。
李想大战自媒体:煽风点火还是忍无可忍?  第10张
他的言论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了理想的营销优势,除了传统的汽车媒体,理想也会选择领域不够垂直的数码媒体,帮助数码媒体扩展新能源汽车领域内容,流量不差,价格也更便宜。
截止到发稿,仅事件所涉及的 4 条微博,已经引来了接近 3000 条评论和上千次转发,也将车企营销投放这一话题推向了最近以来的最高峰。
怒斥博主营收造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昨天,一则疑似游戏公司前员工创业自媒体的消息传出。
疑似前 4399 员工在脉脉上发文表示,游戏人转行做汽车自媒体,凭借抖音 12 万粉、B 站 5 万粉、头条 8000 粉的数据,4 月商单收入税前 62 万。
李想大战自媒体:煽风点火还是忍无可忍?  第11张
他所公开的商单收入里,包括理想 SUV1 的 12 万和理想 SUV2 的 18 万。
李想怒斥该消息为造谣,表示理想不会投放这种小体量的自媒体。
李想大战自媒体:煽风点火还是忍无可忍?  第12张
同样将矛头指向自媒体,这次,李想获得了一面倒的支持,无论其他媒体还是车企,都认为该数据纯属瞎编。
近年来,车企也都被受黑公关困扰。比亚迪、长城以及吉利都设有类似的不实信息举报中心,征集品牌相关谣言的线索及证据,如查证属实,将对提供线索者予以现金奖励。
此次造谣汽车自媒体收入,也有人认为是黑公关的介入。
事件到这里差不多捋完了。
我们怎么看待这次争论?说实话,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看待,或者说总结这场风波。
迷茫,或者说怅然,是我们可以表达的几乎唯二情绪。
销售、投放、宣传… 我们所处的媒体生态,本就是难以下笔的。
因而,我们难免会见到这样的对冲,甚至是对骂。
今天没有总结,大家明天见。
来源:电动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