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只有亲身体会的时候才知道残酷

@牛津 - 小裁缝:#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 #其实大家都知道一句话 “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更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但这句话只有亲身体会的时候才知道残酷。很多人咨询我要不要读博士的时候,一般是要劝退的,除非家里有矿或者有关系。中国最近十年的确越来越内卷了,越往后内卷的概率就越高。读博士的过程,只会让你在高强度,大压力下,一个较狭窄的空间上继续专研,获得博士学位并不能保证你工作的高收入和研究内容转化为生产力。

所以很多人读博读着读着会焦虑,发现没读博的同学的收入很不错;于是设想假如自己没读博,可能会混得更好;担心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没有人能保证博士毕业就是高收入,很可能收入还不如一般打工的。在中国这点可能更明显。你比如,地理学的很多博士,在上海某些高校做教职收入就是不如上海送外卖的骑手,开地铁的司机。所以愤世嫉俗没必要,多想想当初为什么读博士,这个选择的初心是什么?

事实证明,学术界不需要这么多博士,尤其是人文社科和基础理科,一些工科博士除了做教职还可以去做研发,研发还是需要博士这个级别的。在中国很多人压根没想好未来规划,就读博了。适合读博的人真得很少。在国外你会发现 50 几岁读博的。很多人读博士还是为了生存,而不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 “以学术为志业”。

大部分人读研读博恰恰是本科毕业后无法赚到钱,搞研究本不需要那么多人。现在的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很难在社会分工中找到合适位置,于是要读研读博。其实是经济转型升级出问题了,很难创造出和大学毕业生成比例的就业岗位,于是内卷就发生了。每年几十几百万人为了赚钱去读研读博,真的是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