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终有一套极为严肃的流程
@朵朵小九九: 送终有一套极为严肃的流程。
不是我说,网上 99% 的圣母,对此一无所知。
介于有些喷子这么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点我,那我也不吝啬把我给爷爷奶奶送终的经验分享给你。
希望喷子们以后能够用得上,也不至于想当孝子贤孙都找不着北,天天在网上扒拉着别人的微博哭野坟。
不开玩笑,下面说正事。
丧葬按最普通的规格礼仪,在老人一咽气的那一刻,需要清洗身体,着寿衣。一切完毕后,孝子需要披麻,首先是请风水先生。
要对死亡日期进行查验,如果逢凶逢灾,则当天不能去报丧。
如果是吉日,则正常报丧。
这里还有一个礼节,死者如果为女性,孝子第一时间必须报知给舅家,由舅舅出面,确认死者是正常死亡,才能进入下一步流程,如果舅家有异议,那么丧事是不能进行的 —— 比如死于家暴、死于意外等,舅家有权干涉问责。
光上面这个流程,就能把人累得精神恍惚。但它具有时效性,不能拖,一夜或一天之内要全部搞定。
然后是报丧。
报丧是先邻里后亲戚。因为丧事最麻烦的不是亲戚,是邻里。
所有邻里之间都要通知到,这也有严肃的流程,孝子由一人带领,入门单膝下跪,是报丧,见者扶起,回节哀。
死者于何时咽气,丧礼何时开始,棺木何时落土,都要清晰传达。
要是平时不务正业只会骂人,这种情况可能话都说不清楚。
与此同时,还有礼生、纸麻匠、抬棺的金刚、道长,如果死者信佛,还需请和尚唱经,若是其它宗教与本地相冲突,又是另一套礼仪。
还要去请个管账的(丧礼中的钱财物资都由账房统一支配,孝子孝女没有精力再去管这些)
起码二十个干活的,帮助接待宾客的,守灵的。
还要去写祭文。
在这时候,还要去筹备酒水、菜品、麻布、器具等物资。
这是丧礼的第一天。
到晚上由家族最高主事人领头开堂,在灵前敬香三柱,敬酒三杯,为什么是三?敬天、敬地、敬亡灵。
如此才是丧礼正式开始。
接下来是追悼。
由长子带领所有孝子贤孙跪于灵前,亲朋邻里,前来吊唁。
同时还要有一个孝子跪在路边,迎接宾客。
仪式结束已是半夜,要安排宾客的住宿,有老有小有从外省来的,这都需要孝子孝女去安排。
第二天白天要看山,要开路,要望水。这个流程也极其严肃。
看山是要找好适合下葬的地方,也不是看准了就能随便挖,要多方协调。一般也没人在这个时候为难,但总有一些不一般的事情发生,只看孝子为人处事的水平。
看准了需要开路,用石灰做好标记,这是棺木上山的引导。
然后望水,一般望的是当地宗祠旁的水。
到晚上正式进入唱祭,由司礼念出祭文,直系亲属这时才能顾得上痛哭一场。
生前的近亲或关系很好的朋友可以参加,其余人不参加也无所谓。
唱祭完还有一个礼仪,是装粮,就是把五谷分装入棺中,寓意五谷丰登。
说农民的礼仪是陈规陋习也好,笑他们形式主义也好,但他们的愿望是单纯的,他们在葬礼上祈祷五谷丰登,也祝福死者来世不缺吃穿。
我相信每个死者都很喜欢这样的祝福。
这个仪式结束,要进行封棺,给棺木涂抹上密封的东西。在这之前,会把棺盖打开,让直系亲人进行最后的告别,看上最后一眼。
爷爷的葬礼上我看了最后一眼,用五彩丝带和麻纸扎成的花朵,整齐有序密密麻麻的缀满棺木,他静静的躺在花朵之中,很陌生。
奶奶的葬礼上,这个礼仪我没去。
一是我们感情很淡,她甚至差点毁了我的人生,我对她没有恨但也不会有爱。
妈妈问我要不要去看最后一眼,我说不去,因为我自问对她的死亡没什么悲伤之情,就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告别了。
二是我当时太忙了。
我那时才二十岁,但已经要和大人一样分担葬礼的那些事情了。不然我对这些事怎么那么了解呢?
等亲人们告别了最后一眼,大家也就都散去了,这时还有一个礼仪,请魂。
古老的传说,说人死的那一刻魂飞魄散了,但它们散落在生前熟悉的环境。
如果尸骨入土了但魂魄还在阳间,那就是魂魄不安。
所以要把死者生前的卧室里做一次告别仪式,生前的床、枕、被子、衣物,都要拿去在十字路口烧掉,让这些死者生前的物品随着他一起去。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我认为这其实是告诉活着的亲人们,要懂得告别,不要再睹物思人。
到天亮时分,大家都散去了,但孝子还不能睡,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礼仪,出棺。
死者与人间所有的告别仪式都完成了,该拜的拜了,该哭的哭了,该烧的也烧了,他与亲人间的时空关系已经没有了。
这个时候棺木不能再停在灵堂了。
要抬出去停在路口,等待明天的送葬。
送葬是个大礼仪。这天,只要不是和你家有血海深仇的人,都会前来送一程。
对孝子来说这也是很累的一天。
在上山之前,会有一顿丰盛的酒席,也就是现在网上开玩笑说吃席,很多人一看就说,是不是边吃边搂。
是可以带走的,没人会说什么,大家也不会觉得是对死者的冒犯。
我们老家说,正常的生老病死,是喜丧,喜丧嘛,来吊唁的宾客吃得热闹,就是给死者最大的体面。
但是热闹是宾客的,礼仪是孝子的。
要是吃得比客人还欢,那人家背后只会觉得这人真没礼貌。
这个吃席是有很严肃的流程的。
在第八个菜还是第几个菜,我忘了。
礼生会在定好的时辰奏响唢呐等乐器,由死者的长子承担这个流程,需要一桌一桌跪拜来客,感谢大家的帮助,也感谢大家的陪伴。
这两年来对农村妖魔化很厉害,一提就是互相伤害,但遇上丧葬大事,都是乡邻之间友情帮助,这些礼节,也是出于真心实意的感激。
这个礼仪结束,是把棺木送上山。
做孝子到这里,已经是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其实主要是子女,其它的也能睡的,比如我爷爷奶奶去世,最忙的只有我爸妈。
我大伯与姑姑们自认为没这个责任,他们说娘嫁了与他们无关,爹又不是亲生的,所以两次葬礼他们这孝子孝女当得比仇人还高兴。
除了放开肚子吃饭就是摊开手脚睡觉。不仅如此,还去我奶奶房子里翻箱倒柜,怀疑我奶奶藏了私房钱。我爸妈累得气都喘不过来,实在是没心力再去过问,只能由着他们折腾。
还叫来一帮陌生人,招待费、烟酒费,让我爸多欠下一笔钱。
我也没想明白,我爷爷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我奶奶好歹是他们亲妈啊,他们怎么能做到这样心安理得的,我是不明白。
那篇写大伯的文章下,圣母们骂我,骂我爸妈,说我不认大伯当亲人。
开什么玩笑,他们连我奶奶这个亲妈都无所谓,我们算他哪门子的亲手足?
闹到这种地步,现在大伯死了,我爸还能尽力而为把大伯体面送上山,这真是绝世大好人有没有?
一码归一码,这篇不讲人情关系,只讲丧葬礼仪。
上山的时候也是很累的。
孝子贤孙要拜路。
前面说了,我们老家流行喜丧,生老病死是喜事,出殡时没有最热闹只有更热闹。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 不对说人山人海太过了,因为大部分人都没这个人缘。
我见过这么多丧事,只有爷爷去世有人山人海的场面,那天几乎所有人都来给他送葬了。
有的人翻山越岭走过来的。
我和爸爸都需要对着棺木一路拜下去。
一直拜到上山,山路狭隘崎岖,但这是最后一程,只觉不舍没有劳累,因为马上就要下葬,连棺材也看不见了。
爷爷葬在自己生前指定的墓地,离我们家很远,一眼望不到山头。
这是爷爷唯一的遗愿,他死前不要求大操大办,甚至说这些礼仪流程都要免了,怕我爸爸不同意,临终前趁着还清醒,非要把他信任的老支书叫过来,一五一十全都交代了。
我写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那时我小,不能体会这个老人对于我们的爱有多深。
他受了大半辈子的苦,吃不饱穿不暖,但一个人给几个兄弟建了四合连廊的院子,大饥荒的年代,路上遇到一个乞丐都心不忍,请回家给人吃了一顿饱饭。
他结交很广,有个远方还俗的老和尚,一直来看望他,那个老和尚还经常给我讲故事。
他这么简朴了一辈子,与人交好了一辈子,临终前唯一想着的是,不能因为他的丧事给我们添麻烦。
当时我爸在床边哭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爷爷拉着我的手,叫我的小名,问我说爷爷是不是要死了?我摇摇头说不会的,他叹了口气说是要死了。
我意识到他临终前最后的话,是要跟我说。
但是当时他已经没有力气了,几度努力也没说清楚是什么,我问了一句,他又吃力地重复,问我听见了吗?我那时只有八岁,但是也懂得不能这样让他担心,就骗他说我知道了。
事实上我真不知道 [悲伤][悲伤]
到晚上时我们去吃饭,他翻了个身侧躺着朝里面,奶奶去看时,已经咽气了。
爷爷的葬礼我还是八岁,不懂什么是生离死别,不能体会悲伤的情绪,但余生回忆起来都觉得难过。
他是对我最好的一个,我回忆起童年的幸福时光,就是春风吹过田野,我放学一跑跑回家,家里碗橱里必定有爷爷从山上摘的树莓。
奶奶的葬礼我已经二十岁,已经知道生离死别,但我回味了一下,发现我的情绪很平淡。
我忙着为了葬礼前前后后张罗,忙着一个又一个礼仪,拜了又再拜,得到了一个清晰明了的葬礼流程。
我写这个,本意是想骂那些喷子,但是写下来时发现,死生大事,喷子算什么呢?
人活一世,都是过客。
有的人留下了流畅的文章,让网友欢喜。
有的人留下了恶毒的网暴,让网友恶心。